2005秋季盐城·常州劳务招聘洽谈会11月5日在盐城市滨海举行,市劳动保障部门率22家常州企业赴盐城招工。
经过精心准备,这些企业“怀揣”40多个工种1377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同时,根据盐城市男性劳动力较多的实际情况,他们有的放矢,重点提供了保安、车工、钳工、磨工、操作工、维修工等男性岗位。但最
终,仅有700人找到了常州“婆家”。常州企业赴盐招工,缘何“半载而归”?
企业理性应对“民工荒”
为确保这次大型劳务输出洽谈会取得成功,常盐两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市劳动保障部门事先对意欲前往盐城招聘的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这批赴盐企业大多是像武进保安公司、中天钢铁等招聘诚信好、岗位质量高、工作待遇优的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目前我市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受“民工荒”困扰,但他们在招用外来工时已不像过去那样“拣到篮里就是菜”,而是更加理性,力图从招聘这一环节就把好关,降低员工流动性。
在此次招聘会上,月星集团公司(常州)提供了普工、木工、油漆工、打磨工等50个岗位,月薪900-2000元,不仅统一提供食宿,贴补每人每天伙食费5元,而且提供热水洗澡,发放工作服。优厚的工作待遇立即吸引了求职者的目光,招聘摊位前拥挤不堪。负责招聘的王坦言,现在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民工荒”现象,月星用工短缺现象经常出现。为此,企业一方面为外来工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另一方面,在招聘中就十分看重求职者的职业素养,重点考核求职者对工作的忠诚度和责任心。不符合要求就“宁缺勿滥”。
免费培训 遇“寒流”
美容美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潜在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容小视。这次招聘会上,常州市工商联以及下设的常州市美发美容化妆品商会都对盐城这块市场寄予了厚望,在现场热情宣讲美发美容这个新兴行业的美好前景,并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鼓励求职者大胆应聘,通过3-5年的工作磨练,不仅实现自己外出务工梦想,而且可以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但从现场招聘情况看,许多求职者对这个行业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加盟这个行业的意愿不强,主动上前求职咨询的人员较少,即使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也很少有人问津。
技能仍是一道坎
常州市丹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都销往国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这次招聘的电焊工、模具工、漆工、CAD制图都是技术性工种,对工作经验也有一定要求。由于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较高,吸引了一大批求职者。持有电焊工上岗证的徐海东以前曾在常州一家企业工作过,由于工作经验较丰富,很快与负责招聘的汪先生商定,三天后小徐可到常州接受企业的试用考核,一旦过关当场录用。
然而,像小徐这样具备一定技能、经验的应聘者并不很多,相当一部分企业提供了技能性岗位却未能找到合适人员,只能抱憾而归。
盐城市拥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资源,但因技能“瓶颈”而输不出去,要破解这一难题,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无疑是当务之急。